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www.scbdw.cn
地方: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
一路清风看雄州——简阳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综述
2014-12-03 14:40:19 来自:四川报道网 编辑:李飞
 
 
 
 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,简阳市122个县科级领导班子、1805个基层党组织、6.02万名党员干部用真学、真改、真实践,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,给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 “严”当头  以上率下动真格

 “远学兰考、近学中江,争做资阳标杆、全省一流。”简阳市委目标明确。

  行胜于言,春风化雨。简阳市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带头“严”,带动党员们从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。

 “要把聚焦点放在密切‘鱼水关系’上,把关键点放在解决突出问题上,把着力点放在坚持上下联动上,把落脚点放在推动改革发展上。”四川省委常委、省军区司令员李亚洲在指导简阳市教育实践活动时提出。

 “群众期盼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事,要牢固树立‘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,老百姓的事无小事’理念,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,为老百姓解难题、办实事。”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在深入雷家乡、与干部群众交流时说。
简阳40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工负责2-5个部门,联系指导1-2个乡镇,定点联系130个后进党组织;10名县级党员干部出任督导组组长,纷纷下到基层、深入一线真督实导,促成了“以上率下、上行下效”的局面。

 “这次教育实践活动,标准很高,要求很严,但确实很受教育,我在深入学习中筑牢了群众观点,在对标反思中找到了自身差距,在思想碰撞中明晰了前进方向,在深入实践中找到了党员宗旨”。简阳市东溪镇党委书记王勇在学习心得体会中这样写到。

  简阳市委力戒学习走过场、摆样子,既注重学习的覆盖面,更注重学习的实效性。在活动中编发贴近群众的《群众路线口袋读本》、《简阳地方党史》2.3万册。

  退休党员、“两新”组织党员、流动党员以往容易被忽视,这次活动中简阳市委通过上门送学、短信提醒、邮件助学等方式补起了“短板”。全市组建农民宣传团56个,开展巡回宣讲185场次,向外出流动党员编发手机短信5万余条次,实现了人人受教育、人人有提高。
按照“见人见事见思想”的要求,1100余名县科级党员干部亲自动手,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,普遍修改8至9次。全市召开谈心谈话会130余场次,个别谈话8000余次。

 “王宏斌同志,我给你提三点意见……”6月11日,在严肃认真、辣味十足、加油鼓劲的氛围中,简阳市委常委班子成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,营造了班子和而不同的和谐氛围,取得了“团结—批评—团结”的良好效果。

  全市各级党组织以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为标杆,以严要求、高标准扎实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,做到了自我批评不回避、不推诿、敢于亮丑,相互批评不护短、不遮掩、一针见血,整改承诺不虚不空、掷地有声。 

 “红了脸、出了汗、治了病,心灵受到震撼,思想得到洗涤,一身感到轻松。”这是会后大家的深刻体会。

  门好进了,脸好看了,话好听了,事好办了。这是群众的普遍心声。
 
 “真”担纲   聚焦“四风”抓整改

 “以整改问题、转变作风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!”全市党员干部紧紧抓住“四风”突出问题、群众切身利益和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真改实改彻底改,树立了新形象,营造了新风尚。

  该市扎实开展“百姓听音”等7大行动,设立群众路线征求意见箱946个,印发1600余份群众路线民主评议及征求意见表,落实专人负责收集“书记信箱”、“市长信箱”中涉及群众路线的意见建议,共征集到意见建议2000余条。

 “现在硬是重视我们老百姓的意见呐,门口有意见箱,窗口有意见簿,提的建议都专门记下来了,反映的问题都解决了!”射洪坝街道的赵大爷满意地从街道办走出来。

 “沉下去、巡得勤、严督导、真帮助”是简阳市委10个督导组的共同特点。督导组聚焦“四风”,按照“因地制宜、因人而异”的督导方法,有的放矢,对执法单位整改“执法不公”、窗口单位整改“态度不好”、乡镇整改“走读”问题,做到了既坚持正面教育,又坚持从严惩处、治病救人。

  122个县科级领导班子制定整改措施3300余条,1100余名县科级领导干部制定整改措施14000余条,全部纳入整改台账,逐一整改销号,现已完成整改6800余项。

 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“办事情找不到村干部”、“政策落不到地”、“惠民落不到实”等14个“最后一公里”突出问题进行督查督办,开展贴心基层、用心服务、暖心群众“三心”活动,构建“市政务服务大厅、乡便民服务中心、村便民服务站、社便民服务代办点”四级服务网络。

  全市开展“9+5+X”专项整治,集中整治“文山会海” “舌尖上的浪费”“车轮上的腐败”等突出问题。

  在解决突出问题的过程中,简阳市委举一反三、由表及里,充分认识、准确把握了作风建设的规律,积极推进以作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制度“废、改、立”工作,清理现有制度和规范性文件1830余件,废止不适用制度110余项,修订完善640余项,新制定570余项。

  4700余本台账,记录了基层和群众的困难和诉求,更记载了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一片赤诚,这是一本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“连心账”“亲情账”。
 
 “亲”连线   干部群众心贴心

  走基层,解难题,办实事,惠民生。全市1100多名县科级党员干部带头集中开展“走基层”活动,干部身心到一线,工作下深水,用台账缩短距离,用脚步丈量作风,用真心换真情。

  县级领导率先垂范,带头联系1位城镇居民、1名医生、1名工人、1名学生等10个对象,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60余件;带头定期到市信访局接访1天,严格落实包案化解。8个月来,化解信访积案24件。

  市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职责,组建“司法为民”“科技惠民”“文化利民”“医疗便民”“就业助民”等党员志愿服务队,深入农村、社区开展便民惠民服务100余场次,惠及群众3.5万余人次。

  3734场次座谈会,走访124.3万群众,收集到涉及民生诉求、产业发展等6个方面困难问题1.2万个,现场解决2390余个。
   
 “从最偏远的乡镇、路最难走的村社、房子最破旧的土墙户帮起。”这是简阳市对开展县科级领导干部“结对认亲”帮扶工作明确提出的要求。

  5月4日,简阳市委书记王宏斌来到村民宋世廷的草苫土房中,看厨房、看粮缸,与他同坐在一张条凳上,拉家常、谈脱贫。宋世廷感动地说:“王书记不嫌我穷,不嫌我连坐的地方都没有,还要帮我实现盖青砖瓦房的心愿。以后,我一定要更攒劲,过上好日子,不给‘亲戚’丢脸。”

  在“结对认亲”帮扶工作中,该市1100余名县科级领导干部,与845个村(社区),1100余户土墙户、无房户结对子、认亲戚,签订《结对认亲告知书》,制定3年帮扶计划,明确提出了帮扶不脱贫、干部不脱钩的要求。

 “我们只有把群众当成亲人,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事,把群众的来信当成家信,才能真正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‘最后一公里’问题。”王宏斌在干部大会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时如是说。
 
 “实”作底  科学发展上台阶

  全市各级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立足群众、扎根基层,解民难、释民惑、纾民困,实实在在做事的干部越来越多。

  4月13日,远在安徽合肥的镇金镇二郎村11社村民陈一容的女儿陈红,在“书记信箱”留言反映关于农业税的问题。

  4月15日,镇金镇党委迅速组织人员,连续两天先后3次到二郎村了解情况,与村干部一道翻阅10多年前的档案资料,对陈红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,并将结果及时与陈一容、陈红进行沟通解释。

  4月21日,陈红再次在“书记信箱”留言,感谢书记信箱这个反映问题的渠道,赞扬了镇金镇干部乐办小事、快办急事、妥办难事、常办实事的务实作风。

  干部作风实了,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,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也就越来越好。
在城区,人行天桥、雄州大道路口交通等一批与群众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问题得到解决,民办教师养老保险等一批群体性信访积案妥善化解。

  在农村,58个扶贫村依托新一轮“三村扶贫行动”,硬化村道、社道259公里,新建蓄水池466口,整修水渠25公里,整治危房483户,发展水果、中药材、花卉等特色产业,促进当地村民人均增收1681元,农村面貌有效改善,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

  现在党员干部的身影随处可见了,挨着板凳坐、拉着手板说的多了,打官腔、说大话的少了,惠民措施也落实到位了;党员干部觉得自己腰板硬气了,说话管用了,服务群众的荣誉感更加强烈了——这是四川报道记者在简阳采访时的所见所感。

  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,汇聚起148万简阳人同心协力建设天府新区、冲刺全省十强的强大力量。

 (特别鸣谢简阳市委组织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