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www.scbdw.cn
地方: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
邻水县“9·13”特大暴雨洪水抢险救灾纪实
2014-12-03 11:57:05 来自:四川报道网 编辑:彭志萍 彭娟

邻水县“9·13”特大暴雨洪水抢险救灾纪实

  2014年9月13日凌晨3:45 起,广安市邻水县普降特大暴雨,导致县城及各乡镇严重遭受洪水袭击。灾情发生后,邻水县委、县政府坚决落实广安市委、市政府指示,紧急动员和组织全县人民抗洪抢险,奋力夺取抗洪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。

  暴雨突降祸及全县百姓

  此次降雨来势猛、强度大,降雨集中,涉及面广,持续时间长,汇流时间短,区间洪量大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。受此次强降雨影响,全县45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,初步统计造成经济损失约8.26亿元,已造成死亡4人,失踪3人。 

  这次灾情主要有四个特点:一是降雨强度大且时段集中。9月13日4:00-7:00之间,县境内最大站点每小时降雨量达101.1毫米,至13日15:00不到12小时的时间内,全县绝大部分乡镇降雨量超 过200毫米,有4个乡镇超过300毫米,最大降雨量达393.2毫米,比1989年“7·10”洪灾最大降雨量多出103毫米。二是降雨时间长。14日、15日相继降雨,持续时间长达28个小时。三是降雨区域分布广。全县境内均出现暴雨、大暴雨、特大暴雨天气,45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。四是洪水来势猛。13日5:00-8:00,受强降雨影响,加之三山夹两槽特殊地形地貌特点,雨水汇流特别快,导致县城和19个场镇发生内涝灾害。至下午17:10,关门石水库在开闸泄洪期间,水位还持续上涨,最高库水位达398.73米,比限蓄水位高出1.73米;御临河流域御临镇水位站点达到最高水位210.25米,水位上涨18.25米,比1989年“7·10”洪灾水位高出0.8米,为历史最高。
 
  防洪救灾 牵动八方人心

  灾情发生后,在广安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邻水县认真落实市委书记侯晓春“妥善做好救灾工作,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”和市委副书记、市长罗增斌“坚持不懈地做好抗洪救灾的各项工作,奋力夺取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”的重要指示,县委、县政府靠前指挥,沉着应对,抗洪救灾工作组织有力、进展有序、措施有效,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。

  (一)领导坚强有力,确保抗洪抢险有序开展。这次特大洪灾,得到了国家、省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。长江委总工办主任姜兆雄,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、水利厅厅长冷刚来邻指导抗洪抢险工作;侯晓春多次关心和过问,罗增斌以及广安军分区司令员樊茂阳,副市长席世洪、钟志荣等领导深入现场指导,为夺取抗洪抢险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  县委书记李隆席亲临一线全程指挥抗洪救灾工作。9月13日上午9时赶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受灾情况,组织召开紧急工作会,安排部署抗洪抢险工作,迅速成立多个工作组,深入受灾严重乡镇现场指挥;随后奔赴关门石水库现场指挥泄洪,确保行洪期间县城和所有场镇人员零伤亡;11时深入现场指导抢险,转移营救被困群众;晚上20时,组织在家领导、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抗洪救灾工作会,要求全县上下总动员,抢险过程要尽责过细,争分夺秒。9月14日,深入实地查看灾情,要求各乡镇要做好受灾群众安置、思想疏导等工作;下午17:30,再次组织召开全县抗洪救灾工作会,组建了救灾组、保通保畅组、宣传组、维稳组、医疗卫生组、灾民安置组、灾后重建组、督查督办组等8个工作小组,明确各组职责。9月15日,深入到受灾最为严重的御临镇指导救灾工作。

  县委副书记、县长赵璞及时赶回邻水指挥救灾工作。9月13日下午16时,组织召开紧急会,全力开展抢险救灾;晚上21:30,深入御临镇指挥抢险工作。14日上午,深入现场指挥,专题研究御临镇抢险工作;晚上19:30,组织召开县政府常务会,要求把救灾重心从解救困难群众转移到恢复生产、灾后重建上来。

  9月13日以来,县乡两级严格按照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,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从13日起实行集体办公,指派专人深入重点区域、重点部位严防死守,保证各项应急措施落到实处。各乡镇党政“一把手”在通讯、道路、电力等一度中断的情况下,沉着应对,全力组织辖区抗洪救灾工作,实现了县城无一人死亡、绝大多数乡镇无人员伤亡的目标。

 (二)加强预测预报,确保防灾信息及时发布。通过电视台、广播电台、网站及短信平台先后三次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出防洪预警信息,并责成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值守和救援准备。运用多种手段不间断宣传洪水预报信息、防洪措施、人员撤离范围和要求,动员广大群众避灾自救,做到了宣传动员全覆盖,群众知晓率达100%。县防汛指挥部于9月13日8:30赓即启动《邻水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》三级应急响应,并在全面收集和了解到全县大面积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,于13日9:30 将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。

 (三)及时转移群众,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组织专业队伍第一时间分赴灾区一线抗洪抢险解救被困群众。县级相关部门组织干部职工,分区域疏散城区受灾群众,帮助转移物资,维护抢险秩序。各乡镇“一把手”亲临一线,对重点区域进行全面筛查,及时组织危险地段群众紧急撤离,全力解救被困群众,最大可能转移群众财产。

 (四)全力保通保畅,确保抗洪抢险救灾所需。立即启动公路水毁应急预案,及时恢复水毁交通道路,确保抗灾工作顺利进行。昼夜施工、连续作战,全面铺开抢通保通工作。同时,移动、电信、联通邻水分公司,在县委、县政府领导下,第一时间成立“抗洪应急领导小组”,全力抢修通讯基站,使通讯中断的19个乡镇得以在两天内基本恢复了通讯畅通。

 (五)妥善安置受灾群众,确保人心安定社会稳定。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作为重中之重。县级领导分别组织工作队,带上必要的物资、现款、药品等深入灾区一线现场指挥。对因灾无房居住的群众,采取设置集中安置点、帮助投亲靠友和公房暂住等措施,保证每个受灾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妥善安置。同时,所有安置点备足帐篷、被子、方便面、水等生活物资,设立医护工作组,确保灾民有房住、有饭吃、有水喝、有衣穿、有医疗、有服务。

 (六)强化责任落实,确保部门协作步调一致。把抢险救灾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特殊“考场”,在县领导的坚强领导下,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灾救灾行动中。交通、国土、水务部门派专人对危险路段、地灾隐患点、水库实行24小时值守,设置警示标线标志标牌,及时提醒群众绕行、转移。交通部门整合全县大型机械,及时打通了通向各受灾乡镇的“生命通道”;供水企业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网维护,保证群众基本用水;供电企业加强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工作,保障救灾安全;工商、商务、民政等部门搞好市场供应,及时向灾区群众提供帐篷、食品、衣物、药品等;卫生部门深入灾区免费提供医疗服务;县公安局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、预防,全力维护涉灾地治安秩序;保险公司分赴受灾地查勘核实,并逐一落实赔付。

 (七)及时清淤排涝,确保生活生产秩序尽快恢复。9月13日晚,县委、县政府紧急部署,及时安排清淤排涝工作。全县按照“水退淤清、清淤杀毒”的要求,调集县乡村级干部和公安、武警、消防、民兵预备役等1.8万人次,及时开展清淤排涝工作。卫生部门印发应对洪灾传染病明白纸13.5万张,派出卫生防疫人员1860人次,分片分段负责消毒防疫工作,特别加强了对学校、街道、医院、安置点等人员密集区域的消毒工作,共投入消毒剂4吨,消杀面积达196万平方米。

 (八)承接“八方”支援,确保大灾之后有大爱。此次洪涝灾害情况之急、范围之广,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威胁,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。广安市水务局派出相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,现场指导关门石水库行洪调度工作,确保水库开闸泄洪科学有序;市武警支队援助抢险人员4人、冲锋舟1艘;市消防支队援助冲锋舟1艘、送水车1台,派出10名精干消防官兵帮助我县抗洪抢险;武胜县派出4名志愿者、1辆冲锋舟参与救援抢险;重庆滨南城市建设公司主动援助清淤人员20人、洒水车8辆,无条件到受灾乡镇清淤送水等。

 (九)开展生产自救,确保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。灾情发生后,县委、县政府赓即召开专题会议,组建灾后重建工作组,分别由工业、农业、商贸、交通、住建等县委分管联系领导担任组长,县人大、县政府、县政协分管联系领导为副组长,研究制定灾后重建方案,提出了“部门对口帮扶灾区、党员干部结对帮扶重灾户、轻灾区就近帮扶重灾区”等各项救灾补损、生产自救措施,做到了领导指挥在一线、部门帮扶在一线,全民动员、全员动手。
 
  戮力同心 做好灾后重建

  在广安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邻水县全力恢复生产,扎实开展灾后重建工作。

 (一)严密防范次生灾害。在继续加强清淤、消毒和做好灾民过渡性安置的同时,立即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进行拉网式排查,严防山体滑坡,及时排除危岩险地;继续加强病险水库和山坪塘的巡查守护;科学鉴定被淹农房,危房一律须整修加固后方可回迁入住;对水毁公路及时断道整修或设立警示标志标识,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。

 (二)全面恢复工农业生产。组织专人赴受影响的工业企业开展调查研究,协调金融机构加大支持,保证受灾企业恢复生产所需。农业方面:一是立即对洪水冲毁淹没的田土进行整治起淤,清除所有垃圾物。二是对受灾有救的农作物进行及时补救。三是适时追肥,加强病虫害防治,防止土壤板结。四是备足种子、农药、化肥等物资。五是搞好技术培训,确保科学救灾、科学恢复生产。

 (三)迅速启动灾后重建。按照辖区负责制,积极组织群众自救。加强灾后消毒杀菌工作,预防疫病滋生。对水损水毁水利工程,抓紧勘查,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。对因灾倒塌、或因灾造成危房愿撤旧建新的,按照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、规避洪灾的原则,迅速启动重建。同时,按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,对城区受灾地域进行检查完善,尽快恢复到灾前水平。

 (四)扎实做好救灾资金争取和监管。及时上报灾情,及时编制项目,及时衔接汇报,力争上级支持;积极、有序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捐活动和生产互助活动,广泛筹集救灾资金,加大财政投入力度,保障救灾所需。对到位的救灾经费和项目资金,及时拨付、发放,并及时跟踪救灾资金使用情况,收集相关基础数据信息,强化纪检、监察、审计监督,确保专款专用。

 (五)努力保持社会稳定。切实加强灾区的安全保卫、治安巡逻,严厉打击趁火打劫等违法犯罪活动,维护灾后重建秩序。简化报案理赔程序,提高办事效率,做好查勘理赔各项保险服务,安抚受灾群众。妥善做好遇难者善后处理,舒缓遇难者家属情绪。做好舆论宣传引导,及时澄清事实,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上来。

 (六)继续强化防汛管理。按“防大汛、抢大险、救大灾”的要求,加强防汛管理。一是收集整理水文资料。在醒目位置制作设立水位标尺和洪痕标识,收集整理本次洪灾相关数据,为开展水文研究和将来抗洪救灾奠定基础。二是完善防汛预案。总结此次防洪抗灾工作的经验教训,抓紧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、水利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、山洪灾害防御预案。三是补充储备抢险物资。对防汛物资进行清理和检查,及时补充储备相应的防汛抢险物资。四是切实强化防汛值守。密切监视天气变化,及时掌握雨情、汛情、灾情和工情,快速、科学、高效处置水旱灾害突发事件。五是强化河道管理。规范管理河道范围内的建设项目;加强采砂作业规范化管理;加强对船舶的安全管理,建立健全内河交通防汛安全责任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