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级政协履职着重要把握好“三点一面”
2014-10-31 20:54:25 来自:四川报道网 编辑:黎均平
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,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,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政协工作、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纲领性文献。县居于宏观之尾、微观之首。县级政协处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,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,在结合新的实际,把握重大机遇,主动作为,大胆履职上有更多的自由、自主、创新、创造空间。笔者认为,县级政协履职重点要把握好“三点一面”,做到谋党委政府之所需,干各界群众之所盼,尽政协自身之所能。
把握好地方党委政府的需求点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原则,是适合中国国情、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。坚持党的领导,既是总体的,又是具体的。具体到一个县,就是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县政府的有机配合下,做好县政协工作。根据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,县委县政府对县政协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三个时段:一是平常时需要政协帮忙,不添乱;二是为难时需要政协分忧,共同担当应对危机;三是攻关时需要政协助力,合力推进重大工作突破。只要把握住县委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,紧紧围绕中心,县政协的工作就能踏准节拍,活而有序,张弛有度,重点突出,特色鲜明,成效明显,进而首先赢得县委县政府的认可和支持。把握好地方党政的需求点,是增强地方政协工作有效性的出发点。
把握好各界群众的期盼点。既然叫人民政协,就要时时处处保持人民政协的人民性,把“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,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,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”的鲜明特征,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地、充分地、鲜明地体现出来。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,找出本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,最大限度地反映社情民意,最大限度地凝心聚力。特别要按照渠道多、通道畅、触角广、扎根深的要求,充分发挥贴近基层、贴近群众、贴近生产工作一线的优势,问需于民,问计于民,问政于民,收集、分析、整理、反馈好民情民意,形成封闭回环的运行体系和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。民意,是党政工作的晴雨表,也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风向标。在一定意义上,收集好、反馈好、实现好民意,应作为贯穿政协工作的一根红线。各界群众的期盼点,都可以穿、串在这根红线上。同时,党委的意图点、各方的关注点、政协的凝聚点也可以一并兼顾。
把握好自身职能发挥的切入点。政治协商、民主监督、参政议政,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。这是总体的制度设计和安排。作为县级政协,主要任务是结合县级特点,具体地、现实地把每项职能充分发挥出来,体现出来。县级四大班子有分工合作,每套班子各有侧重。县政协班子要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,大力推进自身各项工作和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,对三大职能要逐项细化、具体化、定量定性化,从制度规则入手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,主动争取党政支持和各部门以及政协委员、各界群众等配合,创新调研、视察、建言、评议、协商、话语建设等方式方法,统分结合强化整体功能,排出职能分解落实的任务书、时间表、路线图,纳入绩效管理,抓准、抓细、抓实、抓常,扭住重点兼顾一般,环环紧扣,不求面面俱到、全面开花,但求稳打稳扎,积小胜为大胜。当前,主要着力具体推进协商民主、履职能力建设两个重点做工作,率先在基层试验创新。
党政所需,群众所盼,政协所能,三圈相交,三点形成一个特殊的工作面,也是一个巨大的平台和活动的域场。结合时代特征和地方具体情况,把握好了“三点一面”,县级政协就能精准定位,精准发力,既不越位,也不缺位,真正确保到位,从而具体地、现实地履行好职能,有序地、有效地履行好职能,创新地、睿智地履行好职能,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