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广安市广安区结合社会管理创新,着力从领导体系扁平化、组织体系网格化、服务体系功能化等方面入手,加快构建条块结合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共驻共建、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。
优化区域党建格局。广安区采取“党(工)委委员+聘任委员”模式,组建街道大工委,从驻区党政机关、大中型企事业单位、“两新”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中聘任若干名委员。采取“专职委员+兼职委员”模式,组建社区大党委25个,聘请兼职委员58名。采取“网格+支部”模式,建立地缘型、单元型、单位型等网格党支部147个。采取“楼宇+党小组”模式,下设582个楼宇、商区等地域型、功能型党小组。每个楼宇设立党员先锋岗,充分整合网格内的综治信息员、卫生监督员、文化宣传员、计生信息员、低保评议员等担任党建信息联络员,实现党组织对网格各要素的全掌握,构建街道党工委、社区党委、社区网格支部、楼院网格党小组、楼栋党员先锋岗“五级管理体系”。
健全共驻共建机制。按照“1+3”模式,在社区党委下设行政企事业单位、“两新”组织、网格等3个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,分别负责辖区内行政事业单位、“两新”组织、网格支部党建工作的指导和协调。建立社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社区党委原则上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联席会议,主要通报社区党建工作重大事项,听取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意见,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。联席会议研究确定的重大事项,以会议纪要形式报告相关责任单位,明确专人跟踪落实,做到了驻区单位与社区大事共商、急事共担、实事共办。近年来,先后通过党建联席会议的形式,协调解决社区建设资金80余万余元,提出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、社区建设、社区服务工作的合理化建议50余条。
搭建居民服务平台。统筹整合社区服务阵地和办公场所,推进“四站一中心”基本服务功能建设,努力构建志愿者工作站、老年人服务站、青少年学习站、文体活动站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有机结合,公共服务、便民服务、特色服务与救助服务统筹兼顾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。按照“1+N”运作模式,按照就近便民原则,加大社区资源整合力度,把便民代办中心、卫生服务站、市民学校、绿色网吧、警务室、调解室、文化娱乐室、老年公寓等公共服务功能整合进党群服务中心。推行“菜单式”服务,打造“365社区”,建立社区干部工作日坐班、节假日值班、错时轮班制度,充分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群议事、矛盾调处、就业指导、帮扶救助等功能作用,为居民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。近年来,成功调解社区矛盾纠纷500余起,帮助就业800余人次,救助困难群众120余人。
创新帮扶活动载体。围绕“文明和谐社区”建设,大力开展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到社区“双报到”活动,建立“双报到”管理台账,引导驻区单位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,共有130余个驻区单位党组织和19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开展便民利民服务。结合文明城市创建、社区“五好”党组织示范点建设等工作,与驻区单位开展“支部结对共建”、“党员结对帮困”、“党员进社区”、社区“110”工程等帮扶活动。目前,与社区党委及下属网格支部建立结对帮扶的驻区单位党组织82个,签订社区建设及重点工作共建协议83个,1700余名驻区单位党员职工结对帮扶贫困党员家庭2800余户,开展帮扶慰问、集体捐助活动3000余次。
(四川报道记者 彭志萍)
政府网站 | 省人大网 |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|省政协网 |省监察厅 |省科技厅 |省公安厅 |省发改委 |省经信委 |省审计厅 |省民政厅 |省人事厅 |省建设厅 |省交通厅 |省水利厅 |省农业厅 |省林业厅 |省商务厅 |省卫生厅 |省地税局 |省环保厅 |省统计局 |省工商局 |省新闻出版局 |省质监局 | |
网读报刊 | 人民日报 |《求是》 |《人民论坛》 |《半月谈》 |《看天下》 |《中国经济周刊》 |《南风窗》 |《南方人物周刊》 |《三联生活周刊》 |《读者》 |《商界》 |《东方周刊》 |《新周刊》 |《环球人物》 |《特别关注》 |参考消息报 |经济日报 |光明日报 |中国青年报 |中国经营报 |环球时报 |南方周末报 |西部快报 |南方日报 | |
友情连接 | 人民网 |新华网 |央视网 |光明网 |中国新闻网 |中国经济网 |中国网 |四川经济网 |梓潼新闻网 |四川法制网 |百姓生活网四川频道 |巴蜀经济网 |央广网 |每日经济新闻网 |中青在线 |四川新闻网 |四川在线 |四川日报网 |腾讯 |国际在线四川频道 |成都文艺网 | |
技术支持| 法律顾问: 四川法奥律师事务所 四川蜀丰律师事务所
Copyright ©2013 zhenbaren.com All Right Reserved. 版权属于四川报道网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蜀ICP备13023452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