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www.scbdw.cn

地方: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
画心生魂——徐启培国画艺术谈
2014-11-18 14:48:37 来自:四川报道网 编辑:冉子菲

画家徐启培
 
  画家名片
  
  
徐启培,字伯约,生于1942年,读中学时就先后拜著名画家赵雨眠、赵完璧、刘既明为师。60年代在赵雨眠老师的推荐下,拜著名画家赵完璧为师学画,在赵老的精心指导下,几十年绘画如一日,换来春色满人间。
 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特邀书画师,成都市美学家协会会员,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,赵完璧艺术研究会会长,成都市益州书画院常务理事,成都市高新区桂溪老年大学山水花鸟画教员。山水花鸟系列作品,曾选载《当代中国书画名人图录》《艺术人生》《中华热土大型画册
》《中国往事》《西部名家作品集》《收藏人物》杂志等。

画中国画有不同的发展阶段,是一个曲折向上的过程,画着、创新着、突破着,但不是无限发展的。习画者总会有自己的根,那就是中国画的传统,国画的魂。
 
  徐启培先生年轻时生活多有波折,辗转拜师研习国画。品其画作,花鸟、山水、人物等笔笔精妙,诗、书、画、印样样皆善,功底扎实深厚,颇得其师赵完璧之风,却又不尽似。纵观徐老的国画作品,集数十年之修炼与功力,运笔墨情韵,或意趣恬然或苍厚朴茂或精描细勾或狂放挥洒,在画幅上展现出气势流畅,灵动多变的美。
   
  取法乎上,徐老在发扬国画艺术上不余遗力,振衰起弊,7旬高龄敢越雷池,遵循古法同时不受传统所拘,独辟蹊径,直抒胸意通达气韵生动之境,赋予作品蓬勃的生命力。

  作品欣赏




枯木迎春图

名家评画

见迹明志,优暇冥思

  徐老的山水画兼工带写,总是少不了寒林枯枝,树石之至纯粹者。古木寒林之成,则山水之成事半矣。徐老的《漠漠烟如织,秋景依人思》、《秋林烟云从风起》、《嘉陵江水迎秋来》……或浅绛,或青黛,不拘定格。近景边角作枯木二三,一高耸入云,一古劲横斜,树下间以幽簧数丛。笔力古拙如篆籀,紧密不散,有漏痕折股之瘦硬。远写寒林,烟霞雾岚,笔墨精妙。冰霜未欺枝却依旧满目萧瑟颓败,初看凄凉寂寥。徐老却不以为然:“春寒料峭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。枯木亦有逢春时,很快就是一片繁荣景象了。”秋去冬来,冬去春来,四季更迭。再品竟不觉窥见长山复岭,茂林远树,层层叠叠。整幅画面呈现出一种悠远葱郁之感,如临其境,流连忘返。寂寞,荒寒,淡远……纠缠交织成生机盎然之网,捕获心灵,难以忘怀。
   
  画,就要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融入到绘画中去,“执笔要紧,下笔要重,落笔要轻,胸有成竹,挥毫自如,自成一家。”借笔墨表达内心所感,这样的画才有灵魂,方能见迹明志。徐老毫无夷犹,古稀之年形成与众不同的皴法。纵览中国画皴法的发展演变,从隋代展子虔的方笔勾勒发展成“钉头”、“豆瓣”、“雨点”、“大小斧劈”等皴法,圆笔勾勒从“春蚕吐丝描”发展到“披麻”、“解索”、“荷叶”、“牛毛”等皴法,已构成中国传统山水画法的两大风格系统。宋元时代是这两大风格形成的高峰时期,明以后的众派画家,都是在这两大风格系统中继承汲取营养后而渐成自家风貌的。徐老在遵循皴法发展的脉络与规律的同时,更关注时代审美。摒弃一皴到底,笔法滞板。利用笔锋的灵动与厚重,运笔时控制力度,横挥竖扫,信笔挥毫。把毛笔的的情绪和潜力发挥到了极致。皴染结合既痛快淋漓又含蓄微妙。众多皴法杂糅其中繁而有法,从而创造出一种集传统经典又符合当代审美的新皴法。所宗何法?戏曰“繁技皴”,为正其身,以名冠之曰:“启培皴”。
   
  徐老的构图亦是精巧,“留白”深得精髓,无论是云雾、溪流还是天空,勾勒寥寥几笔,通过黑白、有无、多少等对比关系,使得相连的景物层次分明,又相互呼应。云雾侵山,溪流露石,柔中带刚。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,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攀附于嶙峋怪石的寒林,我们看到的是寒林的品性。用以小见大的思想去理解,寒林耐寒盼春激荡的生命力被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 
笔转锋游,单车百辙
  徐启培先生的花鸟堪称一绝,秒生双翼。一张生宣,一支兼毫,弹指间鸡鸣纸上,一罗预牡丹繁茂。笔转锋游,快而不乱,八笔成鸡,简而不板,极速创作无不令人啧啧称奇。正如古代剑客物我两忘,人剑合一的境界。形已了然于心,运笔忘乎于形。
   
  画坛专攻牡丹的画家不在少数,百家千样各具特色。徐老笔下的牡丹略有不同,花头通过写意的笔法表现,达到逼真而富有神韵的效果。按比例放大,花头明显是普通牡丹花的2—3倍大,摇曳生姿更显其雍容华贵。枝干自如舒展,于转折顿挫处充满美感。
近观会发现徐老笔下的牡丹花没有丝毫的粉气,因为徐老画牡丹是不用蛤白的。洒脱的笔墨语言追逐牡丹花瓣层叠交错的律动美,靠的全是经验,水、墨、色完美的控制及调和,只用纸色衬出层次。哪怕岁月流逝,徐老的牡丹花也不会因为蛤白变质发黄而憔悴,只会随宣纸慢慢经岁月历练,赋予别样的俊秀灵气。
 
  徐老用饱满的艺术激情感悟国色牡丹的神韵,在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追寻到了至真至美的艺术表现力。《九吉富贵图》《雄鸡一唱天下白》《富贵花开贵人家》等写意花鸟作品质朴易懂,贴近百姓,符合大众审美,是徐老用笔墨写下的生活赞歌,包含了徐老最真挚的祝福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0